N
新闻资讯
News
新闻资讯
News

项目文章▏HaloTag pull-down技术助力揭示PeCPK21与HMAPs互作增强杂交杨镉胁迫耐受性的分子机制

发布日期:2025-09-05浏览次数:32来源:蓝景科信

2025年8月,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《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》发表一篇题为“PeCPK21 interacts with HMAPs to tolerate elevated cadmium stress in Populus × canescens”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借助HaloTag pull-down和质谱分析,揭示了PeCPK21作为Cd²⁺信号传感器,通过与HMAPs互作从多维度增强杨树耐镉性的分子机制,为林木耐镉基因工程提供了重要靶点。

image.png

研究背景

镉(Cd²)作为一种高毒性重金属污染物,可通过土壤-植物系统进入食物链,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植物修复技术因成本低、环境友好等特点,成为治理镉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。杨树作为速生树种,具有生物量大、根系与地上部分镉吸收能力强等优势,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展现出巨大潜力。然而,高浓度镉胁迫会对杨树造成显著毒性,导致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畸形,抑制生长与光合作用,限制其修复效率。因此,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杨树的镉耐受性成为当前研究热点。钙依赖蛋白激酶(CPKs)作为钙信号传感器,在植物应对镉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拟南芥中,AtCPK21AtCPK23通过磷酸化转运蛋白NRAMP6限制镉积累。前期研究发现,胡杨PeCPK21在拟南芥中可与重金属转运相关蛋白及转录因子AtNFYC3互作,通过减少镉积累和增强抗氧化系统提高耐受性。然而,PeCPK21在杨树中是否通过与重金属胁迫相关蛋白(HMAPs)互作调控镉耐受性,其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明确。

主要研究结果

1 PeCPK21提高杨树镉耐受性

本研究选择18个PeCPK21转基因杂交杨品系,旨在明确其在镉胁迫下的作用。RT-qPCR、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OE10株系的蛋白表达量最高,OE7株系最低。随后,作者选取OE1、OE6、OE10 这3个转基因株系进行后续镉耐受性检测。在500 μM CdCl处理30 d后,过表达株系(OE1、OE6、OE10)株高和茎粗增量显著高于野生型(WT),而REL(相对电导率)显著低于WT。结果表明,PeCPK21过表达能够增强杨树镉耐受性。

image.png

2 镉对光合与蒸腾的影响

为了研究镉对PeCPK21转基因杨树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影响,作者进一步检测了光合参数(Pn、E、Cleaf),叶绿素含量及荧光指标(Fv/Fm、YII、ETR)。结果显示,OE1、OE6、OE10 的 Pn、E、Cleaf值比野生型高17%–32%,表明PeCPK21过表达可缓解镉胁迫对气孔功能和碳同化的抑制;叶绿素含量及Fv/Fm、YII、ETR的下降幅度均小于野生型,表明PeCPK21可减轻镉对光合色素和光反应系统的损伤。综上所述,PeCPK21过表达可缓解镉对光合系统的抑制。

image.png

3 镉对ROS与抗氧化酶的影响

Cd2+积累促进植物细胞产生ROS。作者采用DAB和NBT染色检测HO和O₂⁻含量,并通过试剂盒测定POD、CAT、SOD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。结果显示,CdCl处理后,转基因株系ROS积累更少,POD、CAT、SOD活性及对应基因(PcPODa2PcCAT1等)表达量显著高于WT,表明PeCPK21过表达能够增强杨树抗氧化防御能力。

image.png

4 镉的吸收与运输

为进一步研究镉胁迫对Cd²吸收与转运的影响,作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根、茎、叶镉含量,非损伤微测技术(NMT)测定根尖镉通量。结果显示,CdCl处理后,转基因株系全株镉积累量及各器官镉含量显著低于WT,根尖Cd²⁺净流入量减少41%-51%,表明PeCPK21过表达能够限制杨树对镉的吸收与转运。

image.png

5 PeCPK21互作蛋白鉴定

为深入探究与PeCPK21互作的蛋白,作者采用HaloTag pull-down、SDS-PAGE、LC-MS/MS技术进行富集-分离-鉴定,共鉴定到四类互作蛋白:

(a)重金属转运相关蛋白:例如铜转运蛋白(PcATX1)、钙依赖蛋白激酶(PcCPK2、PcCPK23)以及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/水解酶蛋白6(PcXTH6);

(b)光合相关蛋白:包括高叶绿素荧光蛋白136(PcHCF136,定位于叶绿体)、光系统Ⅱ10 kDa 多肽(PcPsbR)、捕光复合体类似蛋白(PcOHP1)、光合NDH复合体腔侧亚基5(PcPNSL5)、类囊体弯曲蛋白1A/1B/1C(PcCURT1A/1B/1C,定位于叶绿体)、ATP 合酶α亚基(PcatpA,定位于叶绿体)以及ATP合酶δ亚基(PcATPD,定位于叶绿体);

(c)膜内在蛋白:如质膜内在蛋白2-5(PcPIP2-5)、液泡膜内在蛋白1-3(PcTIP1-3)和液泡膜内在蛋白2-1(PcTIP2-1);

(d)抗氧化酶:包括铁型超氧化物歧化酶(PcSOD[Fe])和L-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(PcAPX2)。

image.png

6 PeCPK21相互作用蛋白的转录本分析

作者采用RT-qPCR检测了CdCl2处理后野生型(WT)和3个转基因株系与PeCPK21相互作用的重金属胁迫相关蛋白(HMAPs)的表达情况。结果显示,转基因株系中光合相关基因(PcHCF136PcatpA)、重金属转运基因(PcATX1、PcCPK2、PcCPK23和PcXTH6)、抗氧化酶基因(PcAPX2PcSOD [Fe])、膜内在蛋白基因(PcPIP2-5、PcTIP1-3和PcTIP2-1)的表达量显著高于WT,且这种高表达更利于杨树应对镉胁迫。

image.png

7 PeCPK21与PcXTH6互作及功能

作者采用HaloTag pull-down、Co-IP、LCI进一步验证PeCPK21与PcXTH6互作,并构建过PcXTH6表达株系,测定其镉含量、木葡聚糖降解活性(XDA)及木葡聚糖含量。结果显示,PeCPK21与PcXTH6直接互作,过表达PcXTH6可通过提高XDA、降低木葡聚糖含量,减少细胞壁上的 Cd²结合位点,从而降低杨树对镉的吸收与积累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8 PeCPK21与PcSOD [Fe]互作及功能

在CdCl处理后下,PeCPK21转基因杨树维持了较高的PcSOD[Fe]表达水平,这表明PeCPK21可通过与抗氧化酶相互作用来维持ROS稳态。为明确PcSOD[Fe]在Cd²胁迫下抗氧化防御中的积极作用,作者进一步构建了PcSOD[Fe]过表达株系,并测定其ROS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。结果显示,PeCPK21与PcSOD[Fe]互作,过表达PcSOD[Fe] 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POD、CAT、SOD活性,减少ROS积累,增强杨树的镉耐受性。

image.png

结论

本文综合运用基因过表达、分子互作验证、生理与分子指标测定等方法,证实PeCPK21通过与HMAPs(重金属转运相关蛋白、光合相关蛋白、膜内在蛋白、抗氧化酶)相互作用,限制Cd²积累、增强ROS清除能力、维持光合效率与水分平衡,从而提高欧洲山杨×银白杨对高浓度镉胁迫的耐受性,为木本植物镉耐受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。

 

蓝景科信HaloTag pull-down优势:

1、采用真核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,表达蛋白可进行翻译后修饰,更接近体内真实蛋白状态。

2、无需转化和鉴定,可直接表达目的蛋白,节省实验时间。

3、蛋白表达成功率高,系统模拟真核细胞折叠环境、无活细胞内空间拥挤限制,表达产物无包涵体。

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nvexpbot.2025.106216

 


TOP